热门搜索: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培训 >> 内容

福州一高校申请特困生补助需晒贫困被票选引争议

时间:2011/10/2 16:27:32 点击:

  “因特困生助学金名额有限,辅导员让所有申请者上台陈述自己的家庭状况,由全专业的同学投票,票数高者为特困生,其余为贫困生。”9月30日,一条“‘竞选’特困生”的新浪微博引发热议,一些网友发表评论认为,“这种自揭伤疤的做法太不人性,伤害了贫困生的隐私权”。

  首发这条微博的是福州某高校的一名匿名网友。这名大二学生10月1日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了细节:大一时,他们专业两个班的贫困生和特困生名单都是由辅导员定的,结果很多同学有意见;今年辅导员说干脆让全专业的同学来选,以体现公开、公平、公正。那天,6名申请贫困生助学金的同学上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他们看上去都很不好意思,说话声音很小,其中一名男生在台上更是数度哽咽。

  发微博的学生说,有个女同学家里经济条件实在不好,可由于得票数不够,未获得特困生名额,回到宿舍就哭了。另一名学生,家庭也比较困难,但因为要上台“晒贫困”,觉得有损尊严,就放弃了申请。

  据该校官方网站上公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为贫困生和特困生两档,比例分别约占在校本科生总数的15%和5%。贫困生和特困生的认定程序为: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交经过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再由以班级分管辅导员为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为成员的评议工作小组进行评议。学生代表由班长、团支部书记、舍长及一般同学组成,一般同学代表不少于年级总人数的10%。“评议小组根据申请学生提交的材料、日常生活情况、消费情况、在校内外接受资助情况等,召开会议,认真评议,确定本班级(或专业、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贫困生和特困生)。”

  由于该办法对贫困生和特困生的认定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该校各班级在实际操作中做法并不相同。记者在对该校学生随机采访中发现,有的班级是由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委成员共同讨论决定;有的是请同学“代言”,对申请者情况进行介绍后,再由评议小组商定;有的则对申请者进行编号后,班主任在班会上公布与编号相关的信息,然后由全班同学共同投票;而有的正如微博上所介绍的那样,让申请者上台自我介绍后,再由全班同学投票决定。

  据该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二年级辅导员说,他所管的7个班,去年全部都用上台介绍加全班投票的方式选出贫困生和特困生。他认为,“只有把你的客观情况说出来,大家才会了解你,才能让同学们心服口服”,否则“就会存在不公平”。

  记者问他,这种做法是否有负面效果?他说,有的同学反映“不好意思上台去讲”,其实“贫困不是学生个人的错,也不是家庭的错。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这位辅导员告诉记者,今年,大二的同学相互之间已经比较了解,贫困生就不用再上台自我介绍,而改用全班同学“海选”的方式来产生补助对象。

  上台“竞选”过贫困生的大二学生小俞并不觉得这种方式有何不妥。他说,全班30个同学,学校去年给了5个贫困生名额、1个特困生名额。入学一个月后,班级开会选贫困生和特困生,他讲了自己的家庭情况:爷爷和母亲患病不能干活儿,哥哥、姐姐都在上大学,全家6口人只靠父亲一人打工的收入过日子。结果,他被评上了“特困生”。今年,他姐姐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家里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他主动改“特困生”为“贫困生”。

  据小俞介绍,特困生助学金每月400元,贫困生助学金每月250元。他认为,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公开,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对自己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公开选的办法,总比由辅导员和几个班委内定的方式来得公平。”小俞说。

  但多数围观的网友存在不同意见。新浪微博网友“@静丽彩”声称,“这样子被践踏自尊,我宁愿不要。”网友“@将幸福进行到底728”发表评论说,“为什么总要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呢?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站在那台上,自尊心能承受多大的底线,心里留下多大的阴影,完整的人格是否也正在接受着考验?”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赵雅文在转发这条微博时说,“竞选”贫困生,晒的可能是家庭隐私,“学校应给他们以尊重”。

  也有网友对“竞选”贫困生的做法表示理解。新浪微博网友“@很辣的甜面酱”说,“我们当年读大学也是投票啊!当场唱票,杜绝作弊!”他针锋相对地指出:“如果不投票,你是不是又会跳出来说暗箱操作?!”

  从网上评论看,采用“竞选”的方式产生贫困生的做法在其他高校同样存在。在福建校媒记者群里,来自20多所高校的校媒记者就此展开热烈讨论。他们认为,如何在同学们的知情权和贫困生的隐私权之间取得平衡,确实是一个现实难题。厦门大学的学生小钱建议,先个人申请,后公示申请材料,再由同学们投票排序,班委会深入了解情况,最后由辅导员确定。她认为,申请人的信息需要公开,但公开的形式应合情合理,上台演讲的方式显然过头了。(记者 陈强 通讯员 陈子轩)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无锡新闻网(wwww.252110.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无锡通管局

  • 无锡新闻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管理员处理!邮箱:501734467@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