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内容

农村晚婚现象普遍:买房买车成硬性条件 彩礼5万+

时间:2018/10/6 7:16:55 点击:

房价和晚婚,不再是大城市特有的词汇,也已成为农村的的热点话题。

正值金秋时节,趁着国庆长假,记者回到了自己离别数月的家乡。鄂东南长江边上,磁湖畔,武汉都市圈副中心城市黄石坐落在这里。记者生活的地方在有山有水的黄石乡间,尽管远离都市喧嚣,晚婚和买房同样成了乡村年轻人最现实的一道难题。

年近四十的长辈定亲了

十一期间赶上村里一位长辈结婚,其年龄已34岁。男方早年外出打拼,但这些年一直单身未婚。男方父母为此事煞费苦心,后经媒人牵线,和本地姑娘相亲对上了。在交往了一年左右后,双方开始考虑结婚的事情。听男方家人讲,女方一开始的要求便是有房有车,结婚时还要彩礼5万以上。男方一一答应,终于在国庆这一天,双方婚事尘埃落定,男方将女方迎娶到家。

另外,还有一位年近40的长辈未婚,可把他家人愁坏了。按照记者老家的习惯,若非在外求学的人,男方大多20出头便已结婚。将近不惑之年还未婚,谁听了都急。可幸的是,这位大龄青年婚姻也有眉目,年底前将完婚。这几日村里人见其父,都纷纷道喜,其父也是喜笑颜开,心头大石坠地。

30岁以上未婚的男青年在农村并不少见。每年春节期间,记者老家的老人习惯性的掰着手指头数,看还有哪家适婚年轻人还处于单身状态。每当这个时候,小孩子们在旁边笑的合不拢嘴,大人们则沉默中透着些许无奈。

晚婚现象日益普遍

对于很多"80后""90后"而言,晚婚等现象越来越常见。据统计,2012年以前,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大的是20岁至24岁。如今,25岁至29岁的群体成为办理结婚登记新的主力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男性比女性人口多出3266万人,男女比例104.81:100,已经失衡较为严重。男女比例过高,造成的最大社会问题是"剩男危机"和"光棍危机"。

造成晚婚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男女比例失衡、房价上涨、对婚姻的信心下降等,都在不同程度影响年轻人的婚姻观。在传统的男孩偏好观念尚未转变的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仍旧存在。

车子、房子成农村结婚硬性条件

现代人对婚姻经济基础的要求更高,也迫使年轻人推迟自己的结婚年龄。谈到结婚的时候,房子和车子是绕不开的话题。如今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也有这项要求。可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仅靠当地做工的微薄收入,显然是难以实现的。

据了解,湖北黄石生产服装、鞋子的工厂,招收了不少当地农村生活的人,在正常加班的情况下,月工资能达到3500元以上。若是外出务工,一般情况下也能达到4000元以上。不过工资的变化,远比不上房价变化那么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由于身处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区,省会城市武汉的飞速发展,给周边城市带来了不少机会,包括产业转移、带动就业、人口外溢、基础设施等。给记者带来感受最深的是交通方面。在以前,记者从镇上去武汉的途径大多是乘汽车,至少需要3个小时。自去年开始,随着武九客运专线的全线贯通,从镇上到武汉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以内。

交通的改善也给小镇带来了不小变化,近年来小镇的房子一下子成了热销品。不少农村生活的人,在触及不到县城的高楼时,选择在镇上购置房产。镇上10层楼以上的楼房随处可见,这在五年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相比镇上,县城和黄石市区的影响更为明显。黄石城区的房价由3000元/平方米,上涨至7000元/平方米,繁华地带房价甚至达到万元/平方米以上。就算在县城,新房均价也早已达到4500元/平方米以上。在县城,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首付需要13.5万元左右,但对于存款不多的农村年轻人来说,还是有心无力。

农村生活并不轻松

单靠年轻人的力量买房买车难度不小,父辈的支持尤为重要。农村的父辈们仅靠务农大多只能维持日常生计,买房买车是遥不可及的梦。现在记者老家,只有极少数父辈们还在务农,大多数都选择外出务工或在本地揽活,农村年轻人则外出务工居多。

农村的开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低,由于务农的庄稼人越来越少,几乎所有的食物都需要去菜市场购买,与城里人几乎无异。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其他衣食住行方面的开支也不小。这样一年下来,存款可能并不多。农村年轻人本就收入不多,再加上房贷的负担,生活就没有那么轻松了。

不论生活在大城市还是县城,抑或是农村,现代年轻人面临的压力绝不仅限于婚姻和房价,包括择业、教育、工作、家庭方面也是存在的。虽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和田野,但现实就是面前一座不易逾越的高山。

作者:854865280 录入:854865280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无锡新闻网(wwww.252110.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无锡通管局

  • 无锡新闻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管理员处理!邮箱:501734467@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