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木偶
几根丝线
在匠人的手中灵活翻舞
“能人之能,也能人之不能”
一挥袖,一抬足,一转身
宛如真人
妙趣横生
这是属于客乡老街木偶馆的精彩表演
小小的木偶
在舞台上演绎着人们的悲欢离合
为人们的感情做表达
你是否想过
它的前世今生呢
梅县木偶戏的前世今生
木偶戏是由演员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提线木偶戏由江浙地区经福建上杭传入梅县区,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建国前有“乐天尧”、“奏吉祥”、“荣华堂”、“富天彩”、“合一声”、“乐升平”6个提线木偶戏班,常年活跃于城乡各地及邻近的闽、赣周边地区。建国后,木偶戏班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由专业剧团传承并得到发展。剧团长期深入基层,送戏到农村、学校演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担负着木偶戏在梅县区及客家地区的传承与创新。2009年,木偶戏(梅县提线木偶)被列为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县提线木偶戏
梅县提线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客家人称吊线戏,表演时,演员在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梅县提线木偶戏是各种木偶戏和木偶舞台艺术形象中最完整、最完美、动作表演最复杂,操作难度最大的一个木偶艺术品种。是客家文化艺术中的“活化石”。
梅县木偶戏的基本音乐唱腔,与广东汉剧相同,属皮簧剧种。道白也用“中州音韵”。其音乐、唱腔、念白,绝大部分以广东汉曲为主。还采用采茶、客家山歌、民间小调、五句板和现代歌曲。一些“杂调”也常用客家话对白。与其他木偶戏比较,提线木偶戏的特点是表演艺术难度大。
梅县木偶戏操纵木偶的提线分为“硬线”和“软线”。“硬线”:系于木偶两耳和背部,呈三角形,用于控制木偶身躯的站立平衡,亦可做些动作。“软线”:则系于木偶的手脚和腰部等,用于控制木偶的各部位细致的动作。
在老街的木偶馆里,可以观赏到木偶戏非遗传承人的精彩表演,各种栩栩如生的木偶实物展示,如果你喜欢这个小小的人偶,还可以把它带回去,摆在家里,时时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