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网页游戏 火箭球赛 热门音乐 2011世界杯 亚运会 黄海军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艺快报 >> 内容

大学生就业呈现多样性灵活性 经济发达地区比例降

时间:2017/4/27 9:58:10 点击:

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比例有所下降,在中原、西南、陕甘宁青等区域的就业比例上升。在医疗、社会服务、护理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上升最快。研究指出,当前要更加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及“慢就业者”中的困难群体,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

  产业结构调整,会怎样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近日发布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阶段性成果显示,产业的区域转移正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分布产生影响,产业转型升级下毕业生从事教育、医疗、信息类职业的比例迅速增加,这种影响还将进一步持续。

  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比例下降

  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在新世纪进入快速增长期,毕业生人数由2001年的114万人增至2016年的765万人。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地分布随之发生变化。课题报告显示,毕业生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比例有所下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比例明显上升。

  从毕业生就业地分布的整体情况来看,毕业生的就业地以泛长江三角洲区域、泛渤海湾区域、泛珠江三角洲区域为主,合计超过65%;其次是西南区域和中原区域,都略高于10%;再次是陕甘宁青区域和东北区域,都在5%左右。

  从2011—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地的变动来看,呈现出3种态势:一是毕业生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和东北区域经济体的就业比例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二是毕业生在西南区域经济体、中原经济体和陕甘宁青经济体的就业比例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中原经济体毕业生就业比例的上升幅度最大;三是西部生态经济区因地域发展和人口特点,其所能承接的就业人数较少,但由于基数较低,毕业生也呈现出较明显的增加。

  课题首席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分析,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的变化体现了我国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给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加工业、制造业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才需求的增加,加之中西部地区吸引人才的政策工作力度加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数量。

  第三产业就业超六成,医疗行业成热门

  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最多的是第三产业,其次为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

  比较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的产业分布及其变化会发现,近年来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3%左右,而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呈下降态势,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呈显著上升趋势。2015届毕业生,在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达到了62.98%,比2014届毕业生增加了4.96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的就业比例下降到35.71%;第一产业则保持在1.30%。

  “第三产业是吸收毕业生就业的主体,这符合第三产业具有较强岗位再生能力和劳动力承载能力、劳动力需求量较大的特点,也是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果,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体现。”

  莫荣分析,随着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未来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在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还将增加,同时通过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承载能力。

  高校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课题组调查发现,2011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前十大行业基本保持不变,其中建筑业、教育业、金融、媒体信息及通信行业始终保持在前4位,是毕业生就业最多的行业,共计约占毕业生就业总量的1/3。

  从趋势上看,高校毕业生在医疗、社会服务、护理业就业的比例上升最快,矿业、各类制造和加工业的毕业生就业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交通工具制造业、运输业、房地产开发销售及租赁业3大行业呈现先快速增加、后大幅下降的明显波动态势。

  莫荣表示,毕业生就业行业的变化,是我国各行业发展状态的体现,也是我国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近几年,我国居民对医疗、社会服务、护理业等方面服务需求的增加,相关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而中低端制造、加工、采矿业、房地产相关行业随着产业的收缩,毕业生的就业比例在下降。未来,毕业生在去产能、去库存相关行业中的就业比例还会进一步下降,中高端服务业的毕业生就业比例还会进一步增大。

  对高跳槽率、慢就业者,应加以关注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产业、行业结构等,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体现了我国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课题组认为,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首先,要更加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虽然总体平稳,但也存在新的挑战。调查发现,毕业生受雇全职就业的比例在持续减少,这既是毕业生就业形式多样性的体现,又反映了毕业生就业的不稳定性在增加。同时,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内的离职比例也较高,平均在35%左右。非受雇全职工作、频繁更换工作一方面会影响毕业生的薪酬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面对这些情况,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

  其次,要重点关注“慢就业”毕业生中的困难群体。在毕业半年后仍处于非就业状态的毕业生中,多数在继续找工作,还有的准备继续求学,有的准备考公务员,有的想休息一段时间再考虑就业,这些毕业生可统称为“慢就业者”。近年来,不就业也无其他计划的毕业生,占比有明显增长。

  莫荣认为,有计划的、基于职业发展考虑的“慢就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有积极作用的。但因长期找不到工作而对就业没有信心,或没有目标规划而茫然地窝在家里无所事事,则是高校毕业生消极应对就业的一种表现。这类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无疑会给劳动力市场释放负面信号。当前,应重点关注这部分群体,了解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实际困难,加强积极就业观的宣传,加大就业服务力度,防止失望心理蔓延。

  再者,要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以及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对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研究发现,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约为65%,有待提高。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产业、行业以及职业发展趋势预测,合理测算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数量,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结构、专业设置的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高校专业设置也有必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在保持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自主性、相对独立性的同时,积极进行适度调整,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各有侧重和优势的高等教育模式,以满足市场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链接

  宁夏涌现新就业形态

  本报银川4月26日电(记者刘峰)记者今天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社厅获悉:宁夏各级人社部门紧抓共享经济创造就业新形态,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一季度全区新增就业2万人,同比增长达9%,完成全年目标的26.7%。

  今年以来,宁夏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就业和创业更为普及,网店运营、专车司机、生活配送等新就业岗位、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兼职性、临时性就业和自我雇佣比率不断提高。同时,服务经济释放就业新活力,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服务消费、享受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年内,宁夏还将修订完善支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通过取消户籍限制、扩大贷款群体、降低贷款门槛等措施,切实解决创业者融资难问题,推动大众创业带动就业。

作者:634233293 录入:634233293 来源:原创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文章发布 | 在线留言 | 法律支援 | 人员认证 | 投诉建议 | 合作联盟 | 版权所有 | 本站wap手机访问
  • 无锡新闻网(wwww.252110.com)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有害短信息举报 |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无锡通管局

  • 无锡新闻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管理员处理!邮箱:501734467@qq.com
  • #